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30艘不敌18艘?中国船企接单量依然稳坐第一
2024-08-05 来源:我的钢铁网
摘要
小编引言:今年7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59艘、237万修正总吨(CGT)

在连续三个月落后中国之后,韩国船企在7月的新船接单战中罕见反超取得第一。尽管如此,2024年前7个月来中国船企仍以60%以上的市占率遥遥领先,在全球造船市场中稳居榜首,力压韩国和日本。

 

根据克拉克森8月5日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59艘、237万修正总吨(CGT),以CGT计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2.47%。其中,韩国承接了18艘、96万CGT,以40%的市场占有率占据榜首;中国承接了30艘、57万CGT,市场占有率为24%,位居第二。

 

这也是今年前7个月中,韩国造船业第二次占据接单榜榜首的位置。据统计,今年7月,韩国承接的新船单船平均吨位为5.3万CGT,而中国为1.9万CGT,韩国是中国的约2.8倍。这是韩国造船企业坚持以高附加值船型为中心进行选择性接单的结果。

 

2024年1-7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1234艘、3559万CGT,而去年同期为1302艘、2916万CGT,以CGT计同比增长22%。其中,中国承接了823艘、2254万CGT,以CGT计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为63%,位居第一;韩国承接了176艘、811万CGT,以CGT计同比增长17%,市场占有率为23%,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的新船价格仍保持持续上升趋势。今年7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Newbuilding Price Index)为187.98点,同比上升了9%,从2020年11月开始连续44个月呈上升趋势。

 

按船型来看,17.4万立方米以上LNG运输船为2.625亿美元,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为1.29亿美元,超大型集装箱船为2.72亿美元。

 

进入2024年以来,中韩两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上再次展开了激烈交锋。其中,中国船企在1月、3月、4月、5月6月均领先韩国拿下全球第一。特别是在4月至6月连续三个月来,中国船企单月接单市占率均在75%以上,而韩国船企在此期间的市占率不足15%,6月接单市占率更低至10%以下。

 

另一方面,今年2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韩国船企接单量超以9个百分点的优势反超中国,当月接单市占率约为50%,中国则为41%。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船企正逐步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新签订单占全球市场总量约52%,去年下半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57%。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船企承接了615艘1540万CGT的新船订单,总金额约4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03.27亿元),无论是以CGT计还是以订单金额计,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了60%。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韩国船企接单共计132艘594万CGT,总金额约为197以美元,无论是以CGT计还是以订单金额计算市占率均不到25%。

 

截至今年7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量为1.4165亿CGT,环比增加534万CGT。其中,中国手持新船订单量达到7552万CGT,环比增长495万CGT,以53%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第一;韩国手持新船订单量为3893万CGT,环比增长69万CGT,市场占有率为27%,位居第二。

 

 

关键词:船舶,出口,造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