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重庆城口:绿色能源“照亮”乡村振兴路
2023-03-10 来源:新华网
摘要
小编引言:重庆城口之路。

初春时节,万物竞发,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城口县处处显现着生机。在城口县海拔2500米的高山上,积雪尚未完全消融,中广核重庆城口咸宜光伏项目二期建设正酣。

 

上午10点,城口县咸宜镇村民冯家付正在焊接光伏支架,和他一起干活的还有周边乡镇上百名群众。项目建成后,15万块光伏板将熠熠生辉,成为带动共富的“阳光银行”。

 

城口曾是重庆市最偏远、最落后的县之一,被列入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城口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

 

“受高山台地地形限制,山下土地资源匮乏,咸宜镇、蓼子乡、鸡鸣乡3个乡镇的不少群众在山顶种植中药材,由于交通不便,乘车到半山腰后只能步行,往返需要8小时。”重庆市能源局派驻咸宜镇帮扶干部魏成亮说,打通到山顶的道路,曾是咸宜及周边乡镇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

 

咸宜新能源项目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发展良机,据魏成亮介绍,2022年4月,当地依托项目新修道路约20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

 

项目还带动群众增收。“村民在咸宜新能源项目做工一天有200元,一年下来收入六七万元,还方便照顾家里老小。”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事务中心派驻咸宜镇环流村第一书记秦旭说。

 

城口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典型高山峡谷和高山台地地形。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当地尽可能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小对生态的影响,更好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我们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态环境,要求企业按‘新能源+农文旅’模式高标准进行咸宜新能源项目开发,努力打造‘新能源+高山特色种养+休闲观光旅游+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实现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魏成亮说。

 

光伏项目配套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两用”;风电项目变成“风车花海”,打造文旅“网红打卡点”;城口大巴山新能源科普基地将于今年全面开建……

 

“产业兴则百业兴,要把无限的‘风光’资源变成蓬勃的‘风光’产业。”重庆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介绍,重庆市已规划建设城口大巴山新能源基地,近中期开发规模约50万千瓦,总投资约30亿元,年发电量约7.5亿千瓦时。

 

截至目前,城口已建、在建新能源项目规模达26万千瓦,总投资15亿元,吸纳本地务工人员近500人,新能源已成为城口绿色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城口县将围绕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县,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力争全面建成“大巴山碳谷”。同时不断向纵深推进新能源与农文旅深度融合,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绿色动能。

 

 

关键词:绿色能源,乡村振兴,新能源项目建设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