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人造电子皮肤破损后可自行修复
2023-06-07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
小编引言:这种人造皮肤为何能自动重新修复?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一种多层薄膜传感器,这种人造电子皮肤可在愈合过程中自动重新排列。这是模仿人类皮肤的关键一步。这一进步预示着一个机器人和假肢新时代或将到来,未来它们将拥有类似人类触觉的自愈合成材料制造的“皮肤”。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克里斯·库珀表示,人类皮肤有很多层,在愈合过程中分工相当明确有序,每一层都会有选择地自行愈合,以恢复整体功能。而新电子皮肤层可以模仿这一点,它也是由层组成的。它刚刚进化出免疫机制,通过涉及分子识别和信号传递的复杂过程,重建具有原始分层结构的组织。

 

研究人员介绍说,多层人造皮肤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层,每层薄至1微米,甚至更薄。10层或更多层堆叠在一起的厚度不超过一张纸。有的层可能感觉到压力,有的层感觉温度,还有的层具有张力。不同层的材料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感应热、机械或电气变化的特性。

 

这种人造皮肤为何能自动重新修复?秘密就在每层的主干都是由长分子链组成的,这些长分子链通过动态氢键定期连接,就像将DNA链的双螺旋连接在一起的分子链一样,这使得材料可以重复拉伸而不会撕裂。

 

研究人员使用了聚丙二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这两种聚合物及其各自的复合材料是不混溶的,氢键使它们彼此很好地黏合在一起,从而创建了耐用的多层材料。

 

这两种聚合物的优点是,当加热时,它们会变软并流动,但冷却时会凝固。因此,通过加热人造皮肤,研究人员能够加快愈合过程。在室温下,愈合可能需要长达一周的时间,但当加热到70℃时,约在24小时内可愈合。经过设计,这两种材料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对外部应力具有与真人皮肤一般的黏性和弹性。

 

【总编辑圈点】

 

棱角分明、材质坚硬、缺乏柔性……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各种电子和机器设备,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有这个共同特征。就连用来提供陪伴或咨询服务的人形机器人,其外表也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多少与其“身份”有点不太契合。柔性材料领域的科学家们就是盯准了这个痛点,他们试图“以柔克刚”,用柔性的、贴合的甚至接近人类皮肤的材料,让电子器件和智能终端变得更有温度、更加好用。

 

 

关键词:人造皮肤,自愈,薄膜传感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