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
2022-03-24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摘要
小编引言:江苏省《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发布

2022年3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出台《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碳普惠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技术研究、强化组织保障等6大类29项48条具体任务。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最新要求,制定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编制实施《江苏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统筹推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及固体废弃物处置领域减污与降碳协同控制。

 

强化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做好与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的协调联动,试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准入约束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成果在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中的应用。在省内部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中开展碳评试点。

 

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碳核查。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案、报告与核查指南,组织开展全省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加强数据审核,保证数据质量,为参加国家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交易提供基础数据。

 

规范碳排放报告质量管理。指导督促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或排放量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制定并严格执行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规范数据填报,确保台账记录完整,数据资料真实可靠、来源可溯。开展全省重点行业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造假行为。

 

研究推进自愿碳减排体系建设。组织编制江苏自愿碳减排交易体系建设方案,在全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同步建设碳交易信息管理与碳排放在线报送平台。

 

规范碳资产质押管理。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制定《江苏省碳资产质押融资操作指引》,厘清碳排放权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有效盘活企业碳资产,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

 

分步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落实长三角碳普惠合作协议,探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跨区域交易机制。鼓励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等市先行先试,召开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交流总结试点经验。

 

实施温室气体试点监测。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试点监测,组织在全省火电、钢铁等行业选取15个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监测,逐步构建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技术体系。选取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作为试点,利用卫星遥感开展全省CO2/CH4遥感柱浓度监测,获取典型城市与区域碳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积累相关基础数据。

 

开展园区碳达峰试点示范工作。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江苏城市、园区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联合省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申报评审,确定试点示范名单,指导推进碳排放达峰试点园区创建。

 

关键词:政策解读,减排,双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