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政策解读
2022-12-22 来源:重庆市经信委
摘要
小编引言:《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政策解读

2022年12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渝经信材料〔2022〕12号,以下称《规划》))。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规划》有关内容,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我市材料工业包含冶金、建材及其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全市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十三五”期间,我市材料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综合质效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更加有力,绿色发展有序推进,已具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科学谋划制定我市材料工业“十四五”发展重点和思路,促进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编制了该《规划》。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

 

二、起草过程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自2021年1月启动《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织了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召开了“重庆市材料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建言交流会”,广泛开展了线上问卷调研,并深入重点区县、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进行访谈交流,由此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先后在委内、市级相关部门、重点区县、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及代表企业等范围征集了意见,并同步在委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经多次修改后,各方意见已基本达成共识。

 

三、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现状及形势、总体要求、重点方向、主要任务、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一)关于现状及形势。

 

“十三五”期间,重庆材料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综合质效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创新驱动激发新动能,绿色发展引领新趋势。

 

“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为我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双碳”以及“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紧迫,对我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关于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着眼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供给高端化、发展绿色化、智造数字化,统筹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发展,深化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为我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

 

2.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市场主导,坚持生态优先,坚持集群发展,坚持开放引领。

 

3.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材料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基础再造取得成效,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关于重点方向。

 

1.做大做强三大特色新材料产业。先进有色合金产业围绕打造轻合金产业链,重点发展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产业,做大做强铜产业,有序发展再生有色金属等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产业以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攻方向,探索发展其他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产业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集聚。

 

2.培育壮大三大前沿新材料。气凝胶产业以硅基气凝胶为重点,推动气凝胶产品设计应用,打造全国气凝胶产业之都。石墨烯产业围绕石墨烯材料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开发,以及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复合材料、健康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石墨烯上下游产业集聚。未来材料产业积极引育纳米材料,探索发展智能材料、仿生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和新型超导材料等,加强极端环境所需特种材料研发。

 

3.做优做精两大先进基础材料。先进钢铁材料产业以高品质绿色建筑用钢、汽车用钢、优特钢、高端不锈钢等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绿色建材产业以发展节能环保、安全耐久的绿色建材为目标,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做优做精玻璃、陶瓷和新型墙材产业。

 

(四)关于重点任务。

 

1.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加快研发机构培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支持新材料领域应用示范、测试评价、以及产业联盟等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2.培育壮大产业链群。深入落实“链长制”,围绕轻合金、先进钢铁、装配式建筑等重点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3.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材料工业深度融合,支持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促进工业设计与材料工业深度融合,带动材料工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整体提升。

 

4.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5.构建协同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材料工业协同发展,促进两地优质原材料供给上下游协作链条相互衔接,建设一批材料领域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部署,着力构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高端化、主城新区集群化、“两群”特色化的材料工业协同发展格局。

 

(五)关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以安全发展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推动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实施改造,不断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六)关于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撑、落实负面清单、降低制造业成本、抓好示范引领、加强要素保障和加大宣传引导六个方面发力,为推动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关键词:政策解读,行业动态,工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