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镁合金市场回归供需基本面,镁合金价格受原料波动影响较大,上半年镁合金市场“活力满满”,镁合金均价20927.5元/吨,受原镁价格影响,镁合金价格两次跌破2万元大关,与铝合金价格呈现反比。下半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对需求端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产品销售困难、产能过剩等问题相对突出,叠加原料价格波动频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双重压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镁合金价格回落至2万元内,2024年1-11月镁合金成交均价20272.55元,较23年均价下跌4152.67元/吨,跌幅20.48%。

镁合金市场震荡偏弱运行
一季度,1-2月镁合金价格持弱稳运行,进入三月后镁合金价格受下游需求缩减影响持续下跌。以山西为例,镁合金价格1-2月保持在22000元/吨上方运行,3月底跌破20000元/吨。业内上下游企业信心受挫明显,市场看空氛围较为浓厚,在企业经营压力下,镁合金工厂停产检修增加。
二季度,镁合金价格围绕在20000元/吨附近震荡,镁合金企业保价情绪增加,但库存、成本、需求端相互牵制,整体震荡幅度有限,下游多维持常量采购,市场对原料端价格变动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三季度,随着海外市场夏休陆续开始,海外需求减少,下游市场情绪降温,市场向好预期转弱,9月份夏休陆续结束,市场需求初步回暖及市场积极情绪刺激,镁合金价格震荡回,市场交投氛围转暖,镁合金工厂开工有所增加。
四季度,由于海外市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市场情绪逐步回落,10月业内生产企业观望情绪为主,市场情绪逐步转空,合金价格持续下行,进入11月,市场信心不足,国内外下游需求低迷,月底镁合金价格受成本及厂家看空情绪影响持续弱势下行。
成本端:镁锭弱稳运行

2024年国内镁锭市场下游需求低迷,叠加国际局势影响,海运费上涨等因素,前期订单价格较低,普遍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延期交货及订单减少的情况开始普遍,镁锭价格一直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下半年初始,海外市场夏休陆续进行,下游合金需求回暖,带动国内镁锭价格略微回升,由于海外复产情况不及预期价,终端需求回落,需求传导下镁锭需求走弱,格持续回落。镁市供应整体过剩,成本和需求牵制,镁价持续弱势运行。
生产端持稳运行
不同于原镁冶炼,我国镁合金行业的集中度较高,CR5超过80%。云海金属是镁合金冶炼的龙头,镁合金的生产能力,占据了行业总产能的35%,属于绝对的龙头地位,规模效应明显,竞争优势显著。

2024年镁合金工厂生产受政策及库存等影响因素较少,因此开工率变动不显,年初,受镁锭市场市场看空氛围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加,镁合金工厂停产检修增加。随着下半年海外夏休结束,需求有所增加,市场转暖,产量有明显增加。现阶段厂家基本维持正常开工,市场供需失衡情况加剧,从而带动镁合金市场弱势运行。据我的钢铁网调查统计,2024年1-11月主产区镁合金总产量约30.63万吨。
需求端:各层级需求传导受阻,终端需求难以释放
目前镁合金应用范围仍远不及于铝合金和钢,镁合金深加工以压铸为主,在镁合金进一步深加工过程中,铸造镁合金占整个镁合金产品用量的70%。镁合金终端产品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电子产品、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等,其中汽车领域是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占比达到了70%,其次为3C领域,占比为20%。
镁压铸市场清淡,新增产能有限
我国大多数镁合金压铸企业产能规模均较小,只有少数企业具备产品方案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压铸及精加工工艺控制等多个环节的整体能力。多数镁合金压铸企业是在铝合金的基础上扩展的业务,两者在材料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压铸工艺设计要求不尽相同,试错成本较大,新增产能有限。
终端新能源汽车产销持增,需求扩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随着国家层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加强,地方置换更新政策陆续生效,乘用车市场逐渐回暖,特别是终端零售市场持续走强。

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终端汽车行业高端汽车品牌对合金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国内汽车镁合金配件的渗透率因部件大小的不同差异较大,方向盘等重量在1kg左右的小部件发展较为成熟;净重3-5kg的仪表盘支架已在海外批量应用,但是国内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更大型的部件目前应用很少,还有待进行更多的研发和推广。方向盘是目前最为成熟的镁合金压铸汽车零配件,渗透率和材料利用率都很高。
由于汽车行业在镁合金的应用领域当前主要集中于于大型车企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虽然是未来的趋势,但当前在汽车行业的整体占比相对较小,且配件以小型配件为主,整体的市场规模有待开发。在镁合金铸造企业与车企的合作过程中,汽车生产周期长,追求材料稳定等行业特点对产品的生产供应稳定性及质量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国内目前大部分小型厂家无法满足其要求。
出口小幅增长
2024年1-10月中国累计出口各类镁产品36.0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8%。1-10月分品种累计出口情况,镁锭累计出口21.90万吨,同比增长21.78%;镁合金累计出口8.10万吨,同比下降9.01%。目前国外夏休结束后需求恢复水平未达预期,但海运费趋于稳定,虽然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趋势预期向好。
展望:镁合金终端需求潜力巨大
镁合金价格主要随国内镁锭价格波动,随着内需的不断回暖和“双碳”背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行业对轻量化金属材料的需求预期,汽车用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镁模板市场潜力大。目前我国的单车用镁量相比于欧美还有一定差距,未来汽车用镁需求有望显著提升。根据预测,我国汽车行业 2025年的镁合金消耗量可达到35万吨,原镁消耗量达到38万吨。
目前国内压铸工艺比较成熟的主要是小型配件,未来主要突破点在于各类支架产品。另外,镁合金建筑模板相关技术也已研发完毕,即将开始批量供货,未来也有望快速发展。镁合金易燃烧、易爆炸的特性现阶段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且小吨位的注射成型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虽然大吨位的注射成型机刚出来不久,但已经能够形成量产的规模。随着产量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当镁合金的特性问题得到解决,镁合金的大型结构件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政策端节能减排标准收紧,轻量化受到政策鼓励。新能源车减重实现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在电池技术没有明显突破的情况下,新能源车需要轻量化来减轻续航压力。
进出口方面,2024年同期出口总量目前处于增长状态,随着圣诞节临近,海外市场存在节前补库预期,未来两个月的出口情况预期向好。
总的来说,镁合金市场在终端需求无论是汽车行业、镁铸造行业都有着较大的潜力,随着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政策支持以及成本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化,需求传导改善,将为镁合金市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