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等。
4月3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2024年亮点工作和2025年工作安排。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研究制定支持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加快推动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等传统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进鄂尔多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4月10日,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全省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会议。截至2025年3月15日,52条生产线平均停窑天数251天,开窑率31%,错峰生产停窑时间已超天数完成了原定的201天左右的目标,通过错峰生产节能减排及环保效益成效显著。
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对水泥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2026年度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应于2025年10月31日前公布。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水泥产量为1.58亿吨,同比增长2.5%;1-3月水泥产量为3.31亿吨,同比下降1.4%。
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安徽、云南、重庆、湖南、广东等17省份公布2025年重大项目名单。其中,涉及建材行业相关项目184个。
4月18日,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出口水泥及水泥熟料71万吨,同比增长47.8%;1-3月累计出口147万吨,同比增长30.2%。
4月23日,广西工信厅印发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落实国家水泥产能管理政策,指导水泥行业开展差异化错峰生产,推动水泥价格回升向好,力争2025年上半年建材行业产值同比增长5%以上。
4月23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海螺集团、华为联合举办的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发布会在安徽芜湖举办,这是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月24日,全国首批公路口岸智慧采信管理进口水泥通关仪式在磨憨公路口岸举行。此次改革试点的成功落地,使从老挝进口水泥通关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企业通关成本降低了90%以上,预计今后将带动水泥进口增长40至100万吨。
4月25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升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年底前,力争全省50%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其他区域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
据Mysteel统计,截至4月29日,共有30家上市建材企业公布2024年业绩情况,合计营业收入7357.6亿元,合计净利润157.76亿元。从净利润来看,18家企业实现盈利,其中,海螺水泥净利润76.96亿元排名第一。
关键词:水泥,建材,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