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沙钢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具体内容如下:
1、我看到出口业务国际收入增长 90.22%,但面临反倾销压力(如美国关税)。如何维持出口增长?是否拓展新兴市场以分散风险?
答:2024 年,公司实现出口业务营业收入 5.56 亿元,同比增长 90.22%,占营收总额的 3.86%。目前公司出口占比较小且主要面向东南亚地区,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很小。为维持出口增长,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特种钢材(如汽车用钢、高端装备用钢),通过技术升级规避低端产品贸易壁垒;同时加速市场多元化布局,在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度。未来,公司将通过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市场风险分散的双重举措,推动出口业务可持续发展。
2、分析师认为钢铁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公司如何看待2025 年需求?是否会通过并购(如山东鹰轮)或减产应对市场波动?如何平衡产能利用率与利润?
答: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2025 年市场需求保持审慎乐观态度。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持续推进,以及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等下游行业的结构性增长,高品质特种钢领域仍将保持稳定需求。公司将以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能力,通过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新品开发能力,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比率。未来,公司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来平衡产能与利润。
3、公司是否计划扩大高利润产品(如特种钢、汽车用钢)的产能?未来是否有新的技术突破?
答:公司高度重视高利润产品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 5.82 亿元,占营收总额 4.04%。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以及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等顶尖机构的深度合作,在特种钢和汽车用钢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另外在“转炉无渣出钢”、“RH 真空脱氢增氮控制”等核心工艺上也取得突破,获得 18 项发明专利授权。2024 年,公司“高品质能源装备用钢生产关键技术”荣获江苏省科技成果一等奖,车轴钢获评高新技术产品。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用钢、风电法兰用钢等高端领域的投入,推动“高致密性细晶粒磨球钢”等创新成果产业化。同时,作为《风电法兰用连铸圆坯》等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引领,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目前钢铁行业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司的工作重点放在哪一块?
答:在钢铁行业“存量优化”阶段,公司重点围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展开。一是推动装备升级改造,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入高效节能的新型冶炼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二是深化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发展短流程炼钢等环保工艺,完善 废钢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更加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三是在产品结构方面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重点开发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 优特钢 品种钢材;四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拓展加工配送、技术服务等增值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5、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4.12 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3 年为-1.39 亿元),应收账款比较多且拖累了净利润,请问公司有什么措施?
答:公司 2024 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1.76 亿元,主要为控股子公司齿轮产品销售的货款结算周期较长,客户在合同的结算周期内支付货款,未出现逾期的现象。公司将通过优化客户信用管理、强化应收账款催收、有效减少应收账款的积压,降低坏账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
答: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4.16 亿元,同比下降 7.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3 亿元,同比下降 27.75%。详细内容敬请关注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9日披露的《2024 年年度报告》。
7、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答:基于公司“优 特钢 +齿轮”双主业的发展格局,公司未来盈利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在优特钢领域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钢、汽车用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毛利率;齿轮业务向新能源商用车变速箱齿轮等高精度产品升级,提高单品价值;二是产业链协同效应,通过内部供应优特钢降低齿轮生产成本,同时开发定制化材料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智能制造升级,推进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通过精益生产和效率提升降低制造成本;四是绿色低碳转型,应用短流程炼钢等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成本,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8、公司有没有一些新的产业规划?
答:基于当前钢铁行业发展态势和公司现有产业基础,公司围绕“优特钢+齿轮”双主业实施转型升级。在钢铁板块方面,公司将着力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和高端装备用钢,同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工艺革新和设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在齿轮制造领域,公司将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加大在新能源商用车齿轮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高精度齿轮的制造能力,并深化与整车厂商的战略合作。另外,公司还将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长短流程结合的生产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
9、能否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的业绩表现?
答:2024 年度,我国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和市场需求变革的双重驱动下进入深度调整期。整体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效益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行业内其他企业业绩分化显著,具体详见其发布的相关报告。
10、低碳会有新机会。公司在节能减排、光伏钢、氢能等领域的布局如何?是否有相关政府补贴或政策支持?
答: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投资30.8亿元淘汰落后装备,升级建设高效量子电炉与绿色低碳高炉,通过工艺优化和技改措施(如焦化干熄焦冷却塔风机改造、烧结除尘变频改造等),实现节能降耗与效率提升。在新能源领域,已建成近60MW 光伏项目,年提供绿电约 5200 万 kWh,并探索氢能应用技术。环保方面,公司通过超低排放改造、碳减排行动及“环保管家”闭环管理,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100%,2024 年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等称号。政策支持上,符合国家《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导向,并享受地方绿色制造专项补贴,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含绿量”与“含金量”双提升。
11、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钢铁行业将面临需求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化升级等多重机遇,同时也需应对行业市场的供大于求、环保压力、国际贸易摩擦等挑战。未来,行业将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具备技术储备、资源整合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12、弹簧钢收入增长 17.17%,而其他产品普遍下滑。这是否反映公司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未来是否会扩大此类产品占比?
答:2024 年公司弹簧钢收入增长 17.17%,主要是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及技术创新,在优特钢领域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钢、汽车用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比率。未来公司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13、公司现金流很不错。是否有计划利用充裕现金流进行战略投资(如收购优质资产、扩建产能)?是否会考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答:公司将继续围绕主业开展相关对外投资工作,如有重大投资事项,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4、相比宝钢、鞍钢等龙头,公司在高端特钢领域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未来如何扩大这一优势?
答:公司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优特钢生产基地,在优特钢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依托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汽车机械产业集群优势,公司构建了“水路联运+区域配套”的高效供应链体系,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在装备方面,公司通过量子电炉等先进设备的投产,形成了长短流程结合的柔性化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多样化需求。产品层面,公司在弹簧钢、船用钢等细分领域建立了显著的技术壁垒,多个产品获得国内外权威认证,特别是“江苏精品”认证的高性能能源用钢,在风电、轨道交通等新兴市场具有独特竞争力。研发方面,公司与多家顶尖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2024 年成功开发 52 个新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钢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巩固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15、公司出口增速(+90%)远超行业(+22.7%),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4.16 亿元,出口业务营业收入 5.56 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3.86%。目前公司出口占比较小且主要面向东南亚地区。未来公司将通过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市场风险分散的双重举措,推动出口业务可持续发展。
16、在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公司现金流为何能逆势转正?这一优势能否持续?
答:公司通过优化存货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合理控制成本、优化融资结构等措施,实现了现金流的逆势转正。未来,公司仍需关注行业波动、市场竞争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持续优化管理策略,确保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