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易通平台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用户中心 钢易通首页 帮助中心 意见箱
平台产品
移动端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400-660-7558
发布需求
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市域列车在成都中车下线
2022-12-29 来源:国际金属加工网
摘要
小编引言: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市域列车在成都中车下线

12月28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联合成都轨道集团共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成都新津的成都中车长客生产基地下线。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采用“复兴号”关键核心技术,四辆编组,最高时速160km/h,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将为车辆运用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可实现600公里超长续航。

 

氢能+储能深度集成,实现车辆零碳排放

 

据介绍,氢能是一种清洁、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获取方式多样、制取和使用过程清洁等特点,是国家推进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新型能源选择。

 

氢能市域列车采用氢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相结合的能源供应方式,替代原有接触网供电方案,能量由氢气和氧气在氢燃料电池中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反应产物仅为水,无任何氮硫副产物,并且反应过程平稳,噪音小,因而具备环保、零碳的特征。

 

由于摆脱了接触网运行条件的束缚,车辆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存的非电气化线路区段,大幅提升市域车辆的应用范围,同时避免了进行电气化改造带来的庞大基建投入和维护成本。

 

集成智能技术,优化司乘体验

 

车辆集成了众多智能前沿技术,司乘体验更舒适。

 

据介绍,该列车最大载客量将达到1502人(按9人/平方米)。

 

在智能控制方面,车辆采用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赋予车辆自动唤醒、自动启停、自动回库等智能行车功能。采用车-车通信系统,优化了车辆控制流程,极大地提升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在智能监控方面,设置多个智能检测系统,数千个智能传感器,像带着随车医生,随时自体检、自感知。

 

此外,首次采用5G大容量车地通讯,实现车地信息传输的多网融合,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列车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保障行车安全。在智能交互方面,应用OLED车窗、双曲面屏、超薄屏等智能化乘客信息显示技术,实现视频直播观看,出行信息查询;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车外环境自动调节亮度及色温,提升乘坐体验。

 

蓝色外观,“未来感”十足

 

列车前端采用全包设计,流线型车头具有优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车身淡蓝色跳动的曲线,如同波涛奔涌的大海,代表着氢能的磅礴动力和自然和谐,淡蓝色的点阵犹如浩瀚宇宙中闪烁的繁星,代表着希望与未来,深蓝色的车身配合以“H2”为核心的氢符号,赋予列车智慧与科技。列车内饰采用浅蓝色氢元素点缀,内外呼应,呈现出列车的绿色低碳特征。整车以深蓝为主色,浅蓝和黑色为点缀,尽显科技前卫、颜值担当。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的研制成功,将引领市域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向,带动氢能源相关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

 

近年来,中车长客相继研制了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双流制市域快轨、新型时速120公里市域电动客车、铰接式市域动车组、新型时速160公里全自动智慧市域动车组等多款市域列车,为市域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交通“四网融合”提供了多种选择。

 

关键词:行业动态,创新技术,市场行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钢易通”的所有作品,均为钢易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钢易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钢易通)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